新华西街道基层讲堂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凝聚强大合力,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推动街道宣传工作变革创新,使街道的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经党工委研究决定,结合街道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宣传理论政策为主线,结合当前开展的各类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宣讲,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目标,把街道基层讲堂建设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的有效途径;以围绕大局、服务发展、服务人民为宗旨,按照先进引领、务实创新、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进一步完善组织机制、增强工作合力,提升街道基层讲堂建设水平和全街道人民的文化水平。
二、“基层讲堂”建设标准
(一)落实场地、加挂牌子
各社区均要落实专门场地设立“基层讲堂”,统一加挂“XXX社区基层讲堂”牌子;街道依托现有的会议室或者其他可利用场所设立讲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讲堂名称。
(二)组建队伍
街道社区两级均要分别组建宣讲队伍。街道宣讲队伍从街道干部职工中选择有较高政治过硬、业务精通、表达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各宣讲队伍由各社区干部、先进典型人物、优秀党员等组成。
(三)建立制度
一是重点完善信息上报制度,要求各社区每季度向街道报送宣讲资料;二是重点完善政治审查制度,对“基层讲堂”宣讲团成员的宣讲课件要严格把关,确保政策宣讲不偏向、不走样;三是重点完善资料收集归档制度,保存好宣讲课件、相片等资料。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加强基层讲堂阵地建设,扩大讲堂覆盖面
在基层文化讲堂的建设设置上,要以社区为重点,健全和完善街道社区两级讲堂联动体系。讲堂建设要达有稳定场所、有规范名称、有组织机构、有宣讲队伍、有管理制度、有工作计划、有经常性活动、有档案记载、有考核总结。积极确保街道基层讲堂建设规范运行。
(二)丰富讲堂内容,满足干部群众学习需求
讲堂内容既要有统一规定必须落实的主题,又要有结合本级实际灵活安排的内容。既要遵循围绕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原则,又要坚持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街道的中心工作为主题,使讲堂真正成为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基层群众的有效载体。各宣讲小组、社区两委要坚持以人为本、按需定讲,区别层次、分类宣讲,紧扣理论的重点、生活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讲堂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
(三)强化方式创新,力求宣讲实效
要坚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着力点,充分考虑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坚持突出公众性、互动性、地域性,从宣讲需求、宣讲载体、宣讲形式、宣讲效果等各个环节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把集中宣讲和分散宣讲相结合,个人宣讲与宣讲队宣讲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文化活动相结合,课堂传授与便民活动相结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群众身边的事例,用群众爱听的语言将相关政策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让群众看得明、听得懂、学得进、能接受,增强宣讲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四)创新理论文化载体建设,丰富完善讲堂形式
各宣讲小组在实践中针对不同宣讲主题和宣讲对象,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