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西街道新华社区党委 “支部庭院”新模式 筑牢党建精细服务
新华西街道新华社区党委
“支部庭院”新模式 筑牢党建精细服务
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新华社区党委以“精细服务暖心为民”为理念,以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筑牢社区党建阵地建设,探索形成以社区为整体,整合辖区党员、志愿者服务、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资源,创新创建“支部庭院”党建服务新模式,不断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让党建有特色,活动无盲区。
创新管理模式,打造“支部庭院”。新华社区位于海勃湾区的西南角,辖区涵盖铁路医院、乌海火车站及长途汽车站等,党委下设小区党支部5个,共有党员218名,配备网格员15名。根据社区党员中铁路退休老党员较多的特点,新华社区党委将党支部建在小区、楼栋,创新创建“支部庭院”党建管理模式,切实发挥党员的作用,增强党建意识,聚焦党建资源,将更多的党员集结在党支部的先锋旗帜下,把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里。
创新主题活动,打造精细服务。新华社区党委根据不同小区党支部的特点,打造不同小区党支部特色服务。新华社区党支部命名为“惠民性”党支部;站南小区党支部命名为“红旗型”党支部;站东小区党支部命名为“和谐型”党支部;建新小区党支部命名为“流动型”党支部;中铁柏林小区党支部命名为“助苗型”党支部。确定每个网格党支部特色服务活动主题,各党支部“微党课”“微活动”“微服务”蓬勃开展,社区党员对社区党组织认同感不断加强,与辖区单位横向交流、资源共享、包联共建明显增多。如:新华社区党支部特成立墨香书法公益课堂,每周三下午在社区服务站(室内课堂),为居民及未成年人进行免费培训,每周一-周六上午在人民公园东门(室外课堂)为广大市民做免费培训学习。中铁柏林小区党支部在暑假期间排查网吧,为未成年的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良好的屏障。
小区“支部庭院”,打造党员的“家”。“支部庭院”的创建,使辖区的党员们在家门口就可参加组织生活,满足了社区党员、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不仅拉近了党员与党员、党员与支部之间的距离,更方便了老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增强党员归属感,让党员有了“家”的感觉。使社区党建焕发出新的活力,群众的诉求及时得到满足,使社区特色品牌作用进一步凸显。